北京大学“扫地僧”杨晓芸:她研究求真,她战斗求胜
我叫杨晓芸,今年51岁,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。我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,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1985年,我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,1989年本科毕业后,我留校攻读硕士学位,1992年硕士毕业后,我又留校攻读博士学位。
1995年,我博士毕业后,被分配到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作,从此,我便与快速成像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快速成像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,涉及到光学、电子学、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。它的原理是利用高速相机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,然后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,从而得到物体的详细信息。
快速成像技术在军事、工业、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。在军事领域,快速成像技术可以用来跟踪导弹、飞机等高速运动的物体;在工业领域,快速成像技术可以用来检测生产线上的缺陷;在医疗领域,快速成像技术可以用来诊断疾病。
然而,在2007年之前,我国的快速成像技术还非常落后,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很大。
2007年,我带领团队开始研究快速成像技术。我们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做起,一点点地积累经验。经过10多年的努力,我们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在世界前沿实现了赶超。
2017年,我们研制出的高速相机达到了每秒1000万帧的成像速度,刷新了世界纪录。
2019年,我们又研制出一种新的快速成像技术,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纳米级分辨率的成像,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。
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,并被应用到了军事、工业、医疗等多个领域。
我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感到自豪,但我也知道,我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。在快速成像技术领域,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。
我相信,只要我们继续努力,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,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标签:杨晓芸,北京大学,快速成像技术,高速相机,纳米级分辨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