甩锅,遁词,还是说理?谈谈“诿”的那些事

甩锅,遁词,还是说理?谈谈“诿”的那些事

“诿”的词义

“诿”这个字,本意是指托付、委托。比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中就有“将兵难,非戚属莫能诿”。但后来,它的意思逐渐衍生为推卸责任、找借口。

常见的“诿”法

生活中,我们常见的“诿”法有很多种,比如:

  • 甩锅法:把责任推给别人,经典台词有“这不是我的锅”、“我不知道”。
  • 遁词法:用模棱两可的话术来逃避责任,比如“情况复杂”、“有待商榷”。
  • 托辞法: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,比如“身体不适”、“工作繁忙”。
  • “诿”的危害

    “诿”看似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手段,但实际上却会带来很多危害:

  • 损害人际关系:经常“诿”的人,容易失去别人的信任和尊重。
  • 阻碍工作进展:责任不落实,工作效率就会下降。
  • 助长不良风气:如果“诿”成为常态,就会让人们丧失责任感和担当意识。
  • “诿”的应对

    面对“诿”,我们不能一味纵容,但也不能简单地指责。正确的应对方式是:

  • 明确责任:分清谁应该承担责任,并明确提出要求。
  • 讲明道理:用事实和道理来说服对方,让他认识到“诿”的危害。
  • 制定惩罚措施:如果对方屡教不改,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,让他付出代价。
  • “诿”的妙用

    “诿”虽然有消极的一面,但有时候也可以巧妙地运用它。比如:

  • 策略性撤退:面对无法承担的责任时,可以通过“诿”来暂时保全自己。
  • 激发他人主动性:适当的“诿”可以激发别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。
  • 避免不必要的争执:当双方意见相左,可以通过“诿”来避免正面冲突。
  • 标签:诿,推卸责任,找借口,甩锅,遁词,托辞

    > 同类文章:

    >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:

    粤ICP备20231315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