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酷联:外来词的本地化改造

中华酷联:外来词的本地化改造

1. 可乐 - 肥仔水

可乐作为一种风靡全球的饮料,自然也少不了被中国人民本土化的命运。在广东地区,可乐被亲切地称为“肥仔水”,这可不是它真的能让喝的人变肥,而是因为可乐的英文名为“Coca-Cola”,音译过来就是“可口可乐”,而“可口可乐”在粤语中读音与“肥仔水”相似,久而久之,“肥仔水”就成了可乐在广东的专属称号。

2. 刨冰 - 雪糕

刨冰,顾名思义,就是用刨子把冰刨成细碎的冰屑,然后再加糖水或其他调料食用。这种消暑神器在我国北方被称之为“刨冰”,而在南方则被称为“雪糕”。其实“雪糕”这个词最早指的是用牛奶、奶油等原料制成的冷冻甜品,但由于刨冰的英文名为“Shaved Ice”,音译过来与“雪糕”相似,所以南方人民就把刨冰也称为“雪糕”了。

3. 面包 - 番包

面包作为一种西方食物,传入我国后也经历了本土化的改造。在港澳地区,面包被称之为“番包”,其中的“番”指的是外国,“包”指的是面包。之所以叫“番包”,是因为面包最早是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的,因此被视为“外国面包”,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“番包”这个称呼。

4. 沙发 - 梳化

沙发,一种供人坐卧的软垫家具,在广东地区被称之为“梳化”。这可不是因为广东人民特别喜欢在沙发上梳头,而是因为“沙发”的英文名为“Sofa”,音译过来就是“梳化”,所以广东人民就把沙发称为“梳化”了。

5. 垃圾车 - 屎壳郎车

垃圾车,一种专门用于收集垃圾的车辆,在北京地区被戏称为“屎壳郎车”。这可不是北京人民爱讲脏话,而是因为垃圾车的形状和颜色与屎壳郎十分相似,因此北京人民就把垃圾车称为“屎壳郎车”了。

标签:中华酷联,外来词,本地化,语言趣事

> 同类文章:

> 还有这些值得一看:

粤ICP备2023131599号